但就在食字路口不再在周日八點黨出現以後, 這一家"食字路口"就在多倫多,
堅尼地道夾麥尼高街(Kennedy Road / McNicoll Avenue)開張.
食字路口, 英文名字叫做 i maid cafe. 在名字之外還寫著 "
首先, 茶餐廳, 不是只在香港出現的嗎? 台灣也有, 但好像不是台灣的特色吧? (我想特色是指它的"主題")
主題, 大家猜一猜, 它會是甚麼主題呢? 沒錯, 在英文名字裡透露了答案, 就是maid - 女僕.
原來店內的主題就是他們所有的女服務員都穿著日本非常流行的女侍服裝 (1).
全店連菜單都是采用了黑白兩色, 地板也是黑白色的格子.
為甚麼我會在港台料理之後加上一個問號? 因為我也不知道餐廳的取向是怎樣.
因為除了這個非常台灣的名字以外, 它的主題是日本風還是法國風 (french maid) 我也不太清楚.
再看看他們的菜單, 嘿... 怎麼除了幾樣台式小吃 (鹽酥雞, 台式香腸...) 其他的東西和普通的港式茶餐廳沒分別?
再配上用LCD電視在播放著 陳慧琳的演唱會卡拉OK. 甚麼跟甚麼嘛? 午餐耶, 我還沒有想唱歌啦...
因為在出門之前吃了點心, 蝦餃和韭菜餃. (!!! 又是韭菜...) 所以我, 姐姐和姐夫都不想吃太多東西,
所以才想到來這裡試一試. 但在菜單裡面, 小吃好像不夠吃, 飯餐卻又好像太多了.
想了很久, 我點了一份"法式西多士" (french toast), 姐夫選了"火腿雞蛋三文治". 每人都點了一杯飲料.
姐姐點的 蜂蜜綠茶 超甜, 混和了不少的檸檬水 (哦, 對, 一坐下來就給了每人一杯加了點檸檬的水)
還是很難喝. 我的 薄荷綠茶 也是一樣. 姐夫的奶茶不知道甚麼味道, 想來也不會太好就對了.
兩個"菜"一起到來. 先說我的 "法式西多士".
在一個偌大的碟子上有一片約一吋厚的西多士, 煎得還不錯. 上面已經放了不少的牛油, 但就這樣.
我正在奇怪, 為甚麼沒有糖漿的時候, 發現在那溶得差不多的牛油中, 有幾點綠色的東西.
原來牛油裡有一些香料在, 我的臉大概變成 ->
而且還有一樣很奇怪的事情...怎麼沒有刀? 那我用手拿起來當三明治吃嗎?
好, 叫女侍拿來吧. 跟她們要說國語, 我想, 因為英語她好像不太懂. 但不用想也該知道, 我需要一把刀吧?
刀來了, (姐夫的三明治也一把, 但, 三明治好像不用吧?) 糖漿卻好像沒有意思要來的樣子. 好好好, 再叫吧?!
我想她不太明白為甚麼吃"西多士"會要這麼多東西...而且在她跟吧檯的員工, (沒有穿主題衣服呀, 而且臉臭臭的)
她們一起在研究了很久才明白我們需要的是甚麼, 才把糖漿放在一個小小的espresso 杯子裡送來.
原來是沒有預算有人會點這個吧? 但french maid不懂french toast, 好像有點戲劇性.
(謝謝她們提供了寫這篇的精彩部份.)
對了...竟然還有一點可以挑的, 就是她們才開張兩個星期, 怎麼我用的碟已經有破口了呢? 蠻大而有點髒.
好了, 那三明治我沒有吃, 但看起來完全是沒有一點心思放進去. 為甚麼我會這樣說?
我明白單點一份三明治沒賺多少錢, 但在那偌大的碟, 沒有一點的裝飾.
放一片番茄或者小黃瓜切片, 或者是撒點香草(不要放到牛油裡!)也OK呀~
算了, 我們也沒有想吃很好的一餐, 只不過是去血拼前加點"油"吧. (OK啦, 我是有點因為那maid而想去啦)
在我們在吃的時候, 偷聽到後面有人點了一份"酥皮周打蜆湯", 竟然要投訴!
原來在他們的湯裡, 竟然一丁點的蜆肉都沒有, 只有馬鈴薯在. 那太太問 "這真的是周打蜆湯嗎?"
而我們也有留意到別桌, 三男一女的只有一個點了一份餐, 然後在我們之前走掉...他們可是在我們之後進來的!
看來這家店, 能否支持到冬天還是未知之數呢.
希望在人間, 在同名的節目都結束了, 她們不會一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